剪纸

剪纸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,也是中国最具特色、最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。剪纸,又叫刻纸,窗花或剪画。起源于南北朝时期,到明、清时代剪纸趋于成熟,达到了鼎盛时代。多以喜庆节令、五谷丰收、民间戏曲故事、儿童、动物等为题材。从风格流派上来看,剪纸分为三大派别:以广东佛山剪纸、武汉民间剪纸和福建民间剪纸代表的南方派;以江苏扬州剪纸和浙江民间剪纸代表的江浙派;以山西剪纸、陕西民间剪纸和山东民间剪纸为代表的北方派,其中陕西剪纸较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造型纹样,在陕西剪纸艺术中,首推陕北剪纸。

陕北剪纸具有北方地区粗扩、雄壮、简练、纯朴的特点。剪纸是妇女们创造的文化,在陕北曾有找媳妇,有以剪纸绣花作为标准的习俗。陕北以单色剪纸为主,造型简洁质朴、注重夸张变形,多以动物花草为主。陕北靖边、安边、定边的三边剪纸,纤细入微,小巧玲珑,小中见大,刻画精致,惟妙惟肖,细如发丝。据考证,三边原是边关重镇,朝廷常派南方将领在此地镇守,将领的家眷们将水乡的民间文化与当地古拙的民间艺术结合,形成了独特的三边剪纸。而今,随着时间的推移,不仅剪纸内容上有浓郁的中原文化特征,诸如以戏曲人物为主,花鸟动物中加进象征文化符号的琴棋书画、八宝等内容,形式上也是更加的丰富多样,如单色、点彩、拼贴、纸塑等多种形式相互运用。

1985年“靖边剪纸”在西安美术家画廊展出,1986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,被文化部命名为“中国剪纸之乡”。咸阳旬邑有“剪花娘子”之称的库淑兰1996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“杰出中国民间艺术大师”的称号,其代表作被法国、美国、德国、东南亚等国家收藏。2006年,安塞剪纸入选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2007年4月被誉为“中国的第一剪”高凤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“民间工艺美术大师”荣誉称号。

为了发扬和推动剪纸艺术的发展,延安、安塞、延川等地每年举办剪纸创作班、举行剪纸大比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