伤痕文学

伤痕文学是新时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思潮,多以文化大革命这一历史时期为内容,主要描述知青(文化大革命中下乡的知识青年)、知识分子、受迫害官员及城乡普通民众在文革时期悲剧性的遭遇;以真实、质朴甚至粗糙的形式,揭开文革带给人们的伤疤。代表作有刘心武的《班主任》、从维熙的《大墙下的红玉兰》、遇罗锦的《一个冬天的童话》、鲁彦周的《天云山传奇》、周克芹的《许茂和他的女儿们》等。

“伤痕文学”的提法源于1978年8月卢新华发表的短篇小说《伤痕》,后北京《文艺报》召开座谈会,讨论《班主任》和《伤痕》,至此,“伤痕文学”的提法开始流传。20世纪60年代末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伤痕文学出现的直接起因。文化大革命对灵魂的摧残造成人们惨痛的心灵创伤,是伤痕文学喷发的历史根源。新时期初,中国人民在政治上得到了解放,但“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”的错误理论依然盛行,致使文学理论与创造受到严重束缚,后随着“真理标准”的大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,文学才走上宽阔平坦的大道,此为伤痕文学出现的时代背景。

伤痕文学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悲剧高潮。思想上,它对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;艺术上,它第一次给当代文坛带来悲剧意识。这一意识可以说是新时期文学的“原色”之一,其整个文学时期的悲凉格调也由此而出,此为伤痕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。

伤痕文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:首先,从社会意义上来讲,“伤痕文学”对文革的否定不够深刻。它只是从政治、社会、人际关系的角度考察浩劫产生的原因,缺少对传统文化心理、封建意识的分析。其次,在艺术表现上,“伤痕文学”显得十分幼稚。许多小说中的语言明显带有文革左倾的痕迹,如《班主任》中,作者用“像一架永不生锈的播种机,不断在学生们的心田上播下革命思想和知识的种子”形容张俊石老师;另外,由于“伤痕文学”作者们关注现实的强烈责任感,他们常常跳出来直接对某个情节高谈阔论,使作品的情感表露显得有些肤浅。第三,“伤痕文学”作品中虽然重新出现了悲剧意识,但其悲剧精神却具有表层性的弱点。最后,“伤痕文学”模式化的喜剧结尾,影响了作品的深刻性。伤痕文学往往在结尾加入 “前途光明”的机械性预言或大团圆式的喜剧性结局,淡化了悲剧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