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锋小说

先锋小说是指吸纳了西方现代主义(包括后现代主义)的观念和技巧,通过新的价值取向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发生决裂,反映中国现代生活中的情感享受、物质追求和底层人们生活之理性的小说。主要作品有莫言的《筑路》、残雪的《天上的小屋》、孙甘露的《信使之函》、余华的《四月三日事件》、格非的《迷舟》、苏童的《桑园留言》、叶兆言的《五月的黄昏》等。

20世纪80年代中期,马原、莫言等人的崛起被视为“先锋小说”的真正开端。他们在叙事革命、语言实验、生存状态三个层面上的探索,以“虚无”的核心观念,将文学创作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,还有后来的格非、孙甘露、苏童、余华等人将“先锋小说”进一步引向深入。苏童、余华先后发表了《米》、《妻妾成群》、《活着》、《许三观卖血记》等,预示先锋作家开始关注人物命运,并以较为平实的语言对人类的生存和灵魂进行感悟。

先锋小说趋向于人本主义的描写,追求人格平等。其艺术特征表现为反对传统文化,即刻意违反约定俗成的创作原则及欣赏习惯,片面追求艺术形式和风格上的新奇;坚持艺术超乎一切之上,不承担任何义务;注重发掘内心世界,细腻描绘梦境和神秘抽象的瞬间世界,在写作技巧上广泛采用暗示、隐喻、象征、联想、意象、通感和知觉化等,用来挖掘人物内心奥秘,意识的流动,让不相干的事件组成齐头并进的多层次结构的特点。

综合来看,先锋小说在叙事革命、语言实验与生存探索这三个层次上的推进,对以后文学创作的影响很大,它的出现改变了已有的文学图景与文学路向,打破了传统的文学规范,使得极端个人化的写作成为可能。然而,先锋小说总体上以形式和叙事技巧为主要目的地倾向,后来其局限性日益显露,不可避免的走向形式的疲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