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始皇

秦始皇(前259年-前210年),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——秦朝的第一任皇帝。全称秦始皇帝,姓嬴,名政。因出生于赵国,又称赵政。13岁登上秦国王位,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9年,秦王嬴政采取远交近攻、分化离间的策略,历时十年,先后扫灭韩、赵、燕、魏、楚、齐等诸侯国,结束春秋战国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局面,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君主统治国家——秦朝,称皇帝,都城设于咸阳。

秦朝建立后,秦始皇在政治、经济和文化思想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,对中国的统一和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。在政治方面,秦始皇改变帝王称号,创立了“皇帝”的尊号,还规定皇帝自称用“朕”,皇帝的命称为“制”,令称为“诏”等;改革中央政治体制,皇帝掌握最高的政治、军事权力,皇帝之下是三公九卿;制定和颁行全国统一的法律。在经济方面,推行重农抑商政策,包括以农业生产来评估官吏之表现,以及鼓励开辟荒地,鼓励私田制以增加国家收入。在文化方面,以秦国通行的文字为基础制定小篆,颁行全国,开始“书同文”的历史。秦始皇还改革并统一了原来混乱的度量衡和货币。秦始皇还进行了大范围的交通建设,自公元前229年开始,大幅修筑以国都咸阳为中心,向四面八方延伸出去的驰道。驰道实行“车同轨”,均宽五十步。

秦始皇在位期间还扩大了国家的疆土,以蒙恬北击匈奴,屠睢南平百越,秦朝的疆域异常辽阔,北到长城和阴山,南到南越,即现在的岭南地区,西到陇西,东到辽东。秦还设置了南海、桂林、象、闽中四郡对南越进行管理。

秦始皇为了统一民众思想,巩固秦朝统治,支持李斯发动了焚书坑儒事件;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,修筑万里长城。他执政期间,严刑峻法、横征暴敛,大兴土木,给人民带来莫大的灾难。

自古以来,秦始皇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,肯定者认为他是首创统一局面的“千古一帝”,批评者认为他是专制独裁的“一代暴君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