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都长安的历代王朝
西安古称长安,是著名的古丝绸之路的起点。中国七大古都之一,与世界名城雅典、开罗、罗马齐名,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。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、历史最久的城市。早在100多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,就有蓝田猿人在此生活,到六、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,先民们在这里建造了半坡村。从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的西周,到封建社会颠峰时期的唐王朝,先后有西周、秦、西汉、新、东汉[献帝初]、西晋[愍帝]、前赵、前秦、后秦、西魏、北周、隋、唐、大周等14个王朝在此建都1140多年之久。自前1046年至904年,长安曾长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、经济与文化中心。
历代建都长安一览表
朝代 | 都城 | 建都时间 | 年数 | 备注 |
西周 | 丰镐 | 前1046—前771 | 276 | 由武王灭商至平王东迁 |
秦国与秦朝 | 栎阳 | 前383—前350 | 34 | 前248灭东周,已独立。前305由栎阳迁都咸阳至前207,共建都咸阳144年。 |
咸阳 | 前350—前207 | 144 | ||
西汉 | 栎阳 | 前202—前200 | 2 | |
长安 | 前200—8 | 200 | ||
新 | 常安 | 8—23 | 15 | |
东汉 | 长安 | 190—195 | 6 | 汉献帝迁都长安 |
西晋 | 长安 | 313—316 | 4 | 西晋愍帝迁都长安 |
前赵 | 长安 | 319—329 | 11 | |
前秦 | 长安 | 351—394 | 44 | |
后秦 | 长安 | 386—417 | 32 | |
西魏 | 长安 | 535—557 | 23 | |
北周 | 长安 | 557—581 | 25 | |
隋 | 大兴 | 581—618 | 38 | |
唐 | 长安 | 618—690 | 73 | |
705—904 | 199 | |||
大周 | 长安 | 690—705 | 15 | |
总计 | 1141 |
西周
西周(前1046—前771)由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后所建立,定都于镐京(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部)。史称西周。大约历经276年。
公元前约11世纪,周文王在沣河西岸建立丰京,武王继位后伐纣灭商建立西周王朝,并在沣河东岸建都镐京,开创了西安长期作为中国古代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的历史地位。公元前841年,镐京“国人暴动”是中国历史是最早的大规模群众暴动驱逐国王事件。同时,这一年也是我国有明确纪年的开始。西周初期的“成康之治”标志着中国奴隶制社会进入鼎盛时期。
秦
(前383—前207)历2主,前221年,秦始皇完成中原的统一大业,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,建都咸阳,成为中国封建王朝中第一个皇帝。秦朝初立便北击匈奴;南下百越,疆域迅速扩展并进一步完善炎黄地图。秦国统一中国后,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其统治,其中包括著名的“书同文”,即将战国时期各国使用的不同的书写体统一为后世所称的小篆。统一货币,统一度量衡等对于后世影响极大。为了维护其统治,秦始皇发动了“焚书坑儒”事件。另外,他还在全国修筑道路,尤其是开通了通往东方和东南的驰道。频繁的战争、庞大的官僚机构以及连续多年大兴土木(修造了阿房宫和骊山陵等),动摇了统治基础,人民不堪重负,痛苦至极。前209年,陈胜、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,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,影响极为深远。前206年,秦被推翻。秦始皇与后世的汉武帝并称为“秦皇汉武”。
西汉
西汉(又称前汉)与东汉(又称后汉)合称汉朝,是中国第一个强盛稳固的朝代。前206年至前202年,刘邦和项羽为争夺政权而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,史称“楚汉之争”。垓下之围战役中项羽兵败,后刘邦称帝,改国号汉,史称西汉。
长达4年的楚汉之争,使整个国家凋敝萧条,自汉高祖开始,开始采取休养生息政策近70年,历经惠帝、吕后、文帝、景帝几代,后国家出现了“海内殷富,国力充实”的繁荣景象。高祖死后,其皇后吕氏专权长达8年,死后党羽才被消灭。前157年,景帝登基,他在位期间,因削藩操之过急,以致发生了“吴楚七国之乱”;景帝死后,太子刘彻即位,即汉武帝,对外三攻匈奴,打通西域,开启“丝绸之路”。大汉王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。元帝以后,社会危机日益加深,致使王氏的权利越来越大,数年后王莽称帝,改汉为新,西汉灭亡。
西汉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,社会经济、文化全面发展,对外交往日益频繁,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。国家的稳定和交通的便利为商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,不仅国内贸易,而且对外贸易也非常发达,甚至与古罗马、印度等国家有间接的贸易关系。西汉文化对东亚和东南亚国家有深刻影响,诸如越南、朝鲜、日本等国家都受到西汉文化的影响。
西晋
西晋(265—316),曹魏大臣司马懿之孙司马炎于265年篡夺皇位,改国号为“晋”。定都洛阳。后西晋末代皇帝司马邺,即晋愍帝(313—316在位)于313年将都城由洛阳迁至长安。
前赵
十六国之一,前赵(319-329)。这是十六国时期建立的第一个政权。匈奴贵族刘曜所建,实为304年建立的匈奴汉国(汉高祖光文皇帝刘渊所建)的继续,亦称汉赵。建都长安,共11年。319年,曜徙都长安,改国号为赵,史称前赵。此后刘曜、石勒常相攻伐。328年,两军大战于洛阳城西,兵败被擒,前赵主力被消灭。石勒军乘胜西进,曜太子刘熙弃长安。329年9月,杀刘熙,前赵亡。
前秦
十六国之一,前秦(351—394),氐族苻健所建,定都长安,共44年。
苻坚即位后的十几年内,前秦国内相对安定,呈现一派“小康”气象。在此基础上,国势逐渐强大,他集中氐族武装力量,开始了统一黄河流域的征战。后前秦统一整个北方,与东晋形成南北对峙局面。
苻坚自恃强盛,不断对东晋发动进攻, 383年10月,两军会战于肥水,秦军大败。是为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。淝水之战后,前秦四分五裂,394年7月,前秦灭亡。
后秦
十六国之一。后秦(386—417),羌族姚苌所建,共34年。417年刘裕进取潼关,攻占长安,8月姚泓兵败出降,同年,后秦亡。
西魏
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五代之一,由原北魏分裂而成,535年到556年立国。535年宇文泰拥立元宝炬为帝,改元大统,建都长安。
在整个西魏统治时期,一直都由权臣宇文泰控制著政权,他采用和北攻南政策,使西魏进一步强盛。在北方经济逐渐恢复,人民安居乐业,且在三次战役中大败东魏大军(最著名的是两魏沙苑之战),奠定北周统一中国北方和隋朝统一中国的基础。
北周
北朝之一。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,由其子宇文觉建立,定都长安,共25年(557—581)。577年,北周灭北齐,统一华北。581年,掌权的外戚杨坚篡夺北周政权,改国号隋,北周亡。
西魏恭帝4年(557),长子宇文觉自立(孝闵帝),国号周,都长安(今陕西西安市),史称北周。孝闵帝年幼,大权掌握在堂兄宇文护手中。武成2年(560),宇文邕被立为帝,是为北周武帝。 亲掌朝政后,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。它结束了自东西魏分裂以来近半个世纪的分裂割据局面,使人民免受战争苦难,得以重建家园,恢复生产,从而促进了整个北方政治、经济、文化方面的广泛交流和发展,为隋统一中国(参见隋统一战争)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可以说,没有北周北齐的统一,就没有后来南北朝的统一。周武帝灭齐,统一北方,在历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。
隋
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封建王朝, 是我国历史上繁盛的朝代之一。从581年至618年,共38年。
随着南北朝在政治、经济上的逐步衰落,身为北周辅政大臣的杨坚,于581年自立为帝,改国号为隋,建都大兴(即长安)杨坚是为隋文帝,他登基后,果断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、经济等方面的社会改革,巩固了隋朝的统治。文帝死后,其子杨广即位,是为隋炀帝,他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。即位后,开始大兴土木,为自己建造奢侈豪华的宫殿,大业4年(608)又开“永济渠”引沁水南通黄河,自辉县至涿郡,长达两千余里,即现在的京杭大运河。他三征辽东高丽(今朝鲜半岛),但均以失败告终。连年征战与隋炀帝的暴政致使国力大大削弱,民不聊生,瓦岗山的翟让,河北的窦建德,江淮地区的杜伏威等人领导的起义军纷纷揭竿而起,大业14年,宇文化及在江都杀死隋炀帝,隋朝亡。
隋朝是承前启后的一个朝代,此期间,中国的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文化等各方面均有所巩固和发展,开设了科举制度,此举成为后来中国封建社会人才选拔方式的一个蓝本。
大兴城(长安城)是隋文帝杨坚在统一全国后开皇2年(582) 6月下诏,令太子左庶子宇文恺等在龙首原南督造兴建新都。开皇3年(583) 大兴城建成,后隋文帝入迁新都。不久,隋朝亡,唐王朝继起,仍建都大兴城,但更名为长安。
唐
隋炀帝统治后期,暴虐无道。爆发隋末农民大起义。617年,太原留守、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,后占领长安,后李渊称帝,定国号为唐,李渊即唐高祖。改元武德,定都长安。而后,长子李建成被封为太子,次子李世民为秦王,三子李元霸早夭,四子李元吉为齐王。唐朝建立后,李渊派李世民征讨四方,剿灭各方群雄。武德9年,四方征战有功的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,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,李渊退位,是为太上皇。李世民(唐太宗)即位,改元贞观。唐太宗在位期间,社会秩序安定,经济繁荣,历史上称为“贞观之治”。唐太宗时在宫城东边的北郭城外龙首原上建有大明宫。
高宗即位后,其皇后武则天逐渐掌握政权,先后废掉中宗和睿宗,于690年称帝,改国号周。
705年,中宗李显复位,复唐国号。延和元年(712),李隆基称帝,李隆基即唐玄宗,又称唐明皇。713年,唐玄宗将太平公主赐死,党羽或杀或逐,结束了这段史称“韦后之乱”的政局。同年改元开元,期间唐玄宗政治比较清明,经济迅速发展,唐朝进入全盛时期,史称“开元盛世”。改元天宝后,唐玄宗志得意满,放纵享乐,从此不问国事,胡人安禄山手握重兵,于天宝14年(755)和史思明发动叛乱,史称“安史之乱”。之后,盛极一时的唐王朝由盛而衰,至904年灭亡。
唐玄宗在位期间将隆庆坊改建为兴庆宫(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)。
唐朝在发展经济、文化、密切民族关系和加强国际交往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,首都长安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,成为当时世界政治、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中心。唐朝是继汉代之后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鼎盛局面,实为一个不平凡的朝代。
周
690年,武则天废睿宗,自称圣神皇帝,改洛阳为神都,国号为周,史称南周或武周。705年武则天退位,中宗李显登基,恢复李唐国号。在武周15年统治时期,武则天排除万难,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,社会安定,经济发展,上承“贞观之治”,下启“开元盛世”,史称“贞观遗风”。
纵观古称长安,从西周丰镐都城建立,到秦始皇营建的帝都咸阳,历经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期的西汉帝国,至处于鼎盛时期的唐王朝,一直是中国古代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唐后至清末一千多年的时间,长安虽不再为都城,但仍是中国西北、甚至西部重要的政治、军事要枢与经济都会。到了民国与共和国时期,尽管西安历经战祸与社会动乱,但是却阻止不了西安向以现代化国际都市为目标迈进的步伐
如今的西安是陕西省省会、中国西部最大的中心城市,享有“天然历史博物馆”的美称。其境内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4处,其中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4处,古遗址、陵墓4000多处,出土文物12万余件。有被誉为“世界第八大奇迹”的秦始皇兵马俑坑、最早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秦始皇陵、至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、规模最宏大的古城堡明代古城墙、汉阳陵出土的裸体彩俑被誉为“东方维纳斯”、6000多年历史的半坡遗址、三千多块明代建立的藏石碑、被誉为石质历史书库的碑林博物馆、文物储藏量全国之最的陕西历史博物馆、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师译经之地大雁塔、西北历史最长的清真寺化觉巷清真大寺、华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黄帝陵、汉武帝刘彻之墓—茂陵、女皇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—乾陵、释伽牟尼佛指舍利存放之处法门寺等驰名中外的景点。自然景观更是独具特色,境内及附近的华山、终南山、太白山、王顺山、骊山、楼观台、辋川溶洞等风景名胜区吸引大量的中外游客,据统计,仅海外游客,每年就接待40多万人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