秧歌
秧歌,是我国具有代表性集体舞蹈形式之一。秧歌也叫秧歌舞、扭秧歌,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,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、菱歌(民歌的一种形式)、民间武术、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,由演唱秧歌发展成为民间歌舞,至清代,“秧歌”已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。如“鼓子秧歌”(山东)、“陕北秧歌”、“地秧歌”(河北、北京、辽宁)、“满族秧歌”、“高跷秧歌”、东北秧歌等。
陕北秧歌
陕北秧歌是流传于陕北高原一带,具有广泛群众性和代表性的一种传统舞蹈,又称"闹红火"、"闹秧歌"、"闹社火"、"闹阳歌"等。逢年过节,人们以秧歌舞拜年问好,互相祝福、共同娱乐,是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形式。
从表演形式来看,陕北秧歌吸收了当地流传的水船、跑驴、高跷、狮子、踢场子等形式中的艺术元素,主要特点是"扭",在乐器伴奏下,以腰部为中心点。头和上体随双臂大幅度扭动, 脚下以"十字步"作前进、后退、左腾、右跳的走动,故而又称'扭秧歌"。有"大秧歌"和"踢场子"两大类。“大秧歌”是一种在广场上进行的集体性歌舞活动,规模宏大,气氛热烈,动作矫健豪迈,情绪欢快奔放,并伴有狮子、龙灯、竹马、旱船、跑驴等社火节目;小场表演包括"水船"、"跑驴"、"高跷"、"霸王鞭"等。"踢场子"为表现男女爱情生活的双人舞。男角叫"挂鼓子",女角叫"包头"如李增恒扮演的"包头"形象俊俏灵巧,深受大众的喜爱。
20世纪40年代初,陕甘宁边区开展的新秧歌运动,创造了《兄妹开荒》、《夫妻识字》、《十二把镰刀》等具有新内容的秧歌剧,其中"翻身秧歌"、"胜利腰鼓"等新秧歌在全国得到普及。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的新秧歌有大场秧歌《边区好地方》、扇秧歌《南泥湾》等,表现了陕北人民群众质朴、憨厚、乐观、豁达的性格。
2006年陕北秧歌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